分享图片

政府采购质疑投诉情况分析及对策

2021-07-28 16:28:12

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政府采购的规模及数量不断扩大,采购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政府采购过程当中,以投标人为例,他们经过大量投标活动后逐渐熟悉政府采购流程,通过学习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利益,这往往打破了政府采购代理专长的局面,但随之增加的质疑与投诉给代理机构、采购人、采购主管单位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就本单位近三年政府采购的质疑情况与扬州市近三年投诉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深入剖析。

一、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发展现状

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呈逐年增长趋势,这是必然趋势,势不可挡。针对本单位近三年政府采购的质疑情况与扬州市近三年投诉情况进行分析后,总结概括以下几种特征:

1、货物类质疑与投诉数量较多。政府采购细分有货物类、服务类与工程类三种,对比近三年我单位政府采购质疑和本市政府采购投诉内容,货物类占主要方面,服务类和工程类质疑与投诉较少。

2、针对招标文件的质疑与投诉居多。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涵盖诸多方面,在招标活动有效期限内,投标人针对招标全过程应知或已知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均可提出质疑与投诉,相较于其他招标环节而言,对招标文件的质疑投诉数量更多,资质设置、参数设置、评分标准等是招标文件中受质疑与投诉的最主要方面。

3、投诉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集中属性。供应商主要针对金额较大的集中采购项目进行投诉,近三年来,大规模采购项目的投诉数量占总投诉数量比例较大。

二、产生我市质疑与投诉日益增长的原因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质疑与投诉日益增长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参与招投标全过程的各方也是造成质疑与投诉日益增长的重要原因。

1、采购主体不能完全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

在采购计划落实之前,采购方未能指派专人深入市场,广泛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对市场供需情况、价格走向等进行提前调研,采购需求定位不准,招标文件内容欠缺科学性与严谨性,部分招标文件中过分“限制”较多,丧失了大部分的潜在优质供应商。也有一些招标文件对供应商专业性、资质等要求定位过低,导致采购风险增大,随之被质疑与投诉的概率飙升。

2、招标代理人员业务质量有待提高

在现有市场中,部分代理机构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层面过浅,专业性欠缺。一些采购方考虑到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通常会使用指定和摇号的形式对代理机构进行聘用。在采购活动推进过程中,各种不良问题频发不断,组织效率普遍较差也是导致质疑投诉日益增长的原因。

3、投标人“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且投标成本较低

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不断完善,投标人也开始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利益。对于他们而言,投诉举报的成本较小,即便最终获得无效结果,对投标人而言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成本代价。这种不合理的机制设置,也是引发恶意投诉、无效投诉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具备规模优势的投标人,内部机构层级较为复杂,针对不良投诉举报也配备了专岗专人。这种不良投诉举报大幅度拉低了行政效率,增大了行政成本。

4、针对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的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政府采购制度对政策采购活动提出的细化规定,明确了采购流程及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采购品类繁多,针对不同品类的质疑与投诉日益复杂化,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是否能够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使各方相互制约,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正面应对增长现状,努力营造积极的竞争环境

1、充分市场调研,积极吸纳优质供应商。

2、加强代理人员业务培训,逐步完善代理机构考核制度。

3、进一步完善质疑投诉监管制度,实事求是,避免恶意竞争。

4、逐步推进实施政府采购信息化。

继续阅读
    作者:
    张瑜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质疑投诉

    深耕采购,决胜采购。既具理论高度,又兼实务特色,让你从外行到高手。读采购学园就是不一样!请扫码关注,新鲜的“图说政采”等你来看!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