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

互联网后 没人知道你是专家

2005-05-26 16:53:27

互联网后 没人知道你是专家
——推行政府采购“网上评标”形式,创新专家评审机制

在不少地方,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高素质的评审专家不是很多,特别是县一级评审专家数量更为有限,因而影响了评标质量。除此以外,“实地现场”评标,还存在着费用大、公正性差、透明度低、效率不高等弊端。对此,笔者建议,各地可以放手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大胆试行“网上评标”机制。

有效利用专家资源 充分提高评标质量 政府采购工作全国各地都在展开,然而对众多的采购评审活动来说,评审专家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行业,或大型项目的评审活动来说,高素质的评审专家更是屈指可数。甚至于有的县(市)区在缺少某些行业或类型的评审专家时,就只能聘请其他行业的专家来代替,这势必会影响到评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而如果能够推行“网上评标”机制,就可以通过网络约请外地高素质的采购评审专家,并组成“网上评标小组”。届时只需将标书传到网上,就可实现“网上评标”活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高素质评审专家的技能,充分提高专家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能有效提高评审工作质量,达到切实维护采购当事人权益的目的。

有效节约活动经费 降低采购运行成本 对评审专家来说,参与政府采购的评审活动是一种兼职行为,一般而言都是有偿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组织一次现场评标活动必然要花费一定的评审活动费用,这对县一级财政而言是笔不小的成本。而如果能通过网络组织评标活动,这就必然减少了不少的评标费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评委的独立性强 充分提高客观公正性 现场评标,特别在县一级,最大的弱点就是地方小,评审专家、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与一些投标人彼此之间又都比较熟悉。因而,评委在评审过程中的“独立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其中还可能会产生种种舞弊或暗箱操作行为。因而相对来说,现场评标活动很容易丧失客观公正性。而如果能够通过网络聘请外地高素质的专家参与采购评审活动,评标工作本着“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来开展,从而能确保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工作节奏加快 提高评标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实地现场”评标有其必不可少的几个“非实质性”事务环节。例如,为评标活动特设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接待、问候评审专家,安排休息或娱乐活动等等,这就必然要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大大降低了采购评审工作效率。而“网上评标”,评审专家之间除了正常的评审交流外,一般很少再在网上“聊天”,直至完成评审工作任务,从而直接提高了采购评审工作的效率。

保密性比较强 减少纠纷和腐败行为 由于现场评审专家基本上是当地人员,而投标人也有不少是当地的一些企业。因而,这些参与评审活动的专家很难被“保密”,从而成了投标人拉拢或腐蚀的对象。同时,由于中标人只有一个,因而,面对少数评委专家的“关系网”,使投标人对评委产生了种种“猜疑”心理,进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或纠纷等,这影响了地方政府的采购形象。而通过网上评标,则保密性比较强,即使投标人知道了评审专家,也没有机会去“攻关”。从而,就能有效地避免各种矛盾问题的滋生。

继续阅读
    作者:
    崔建才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理论 难点探索

    深耕采购,决胜采购。既具理论高度,又兼实务特色,让你从外行到高手。读采购学园就是不一样!请扫码关注,新鲜的“图说政采”等你来看!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