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

佛山劲吹信息风

2003-12-02 14:27:00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近年来,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佛山市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信息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龙头,加快了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大了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党政机关信息化
佛山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早,1985年就成立了佛山市信息中心。1995年,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999年建起了政府大院光纤网、政府大院信息网络交换中心。2000年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党政机关各部门(84个副处以上单位)实现了上网,每个部门在互联网上都建有独立的网站,每个公务员有一个电子邮箱,各部门通过各自的网站发布信息,政务信息应用系统覆盖20多个领域。2001年底,佛山市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同时,确定了3年时间实现行政机关全面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
经过各方努力,去年6月,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实现51个党政部门局局相通,到年底,完成了上与省政务外网相联,横与5套班子、市直各部门的相连,下与各区、部分镇连接的目标,初步建成了佛山市政务专网体系。今年,电子政务二期工程涉及33个群体部门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
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佛山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佛山是广东省第一个实现5网(电信网、广电网、金科网、教育科研网和政府网)互联的地级市,于1999年建成佛山信息网络互联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同城交换。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一个以程控交换为主体,大容量光纤、数字微波传输为主,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基本业务与增值业务相互促进的通信网络。电讯传输网络、计算机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3大基础网络已覆盖全市城乡,实现了农村光缆到村,市区光缆到楼,光纤铺设已达28万纤芯公里。
佛山市还注重发挥电子政务对社会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系统、税银库企一体化等工程给工业、个人带来了便捷的服务,也激发了企业和个人上网的现实需要。信息网络已深入到生产、流通、管理、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社区等各个领域,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人民群众从信息化的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处。
2001年,佛山开始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被列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在卫生医疗方面,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为群众提供卫生信息服务。信息网络应用教育和普及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一年级开设电脑课。信息化的服务还以住宅小区、服务热线等形式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为市民提供便民小额消费服务的“佛山通”卡也于今年7月1日开通。公众上网工程通过在繁系商业地段建设大型彩屏,在公共场所设立50多处便民信息亭,在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建设上网的环境设施,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信息化氛围。
据统计,2002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10万户,电话普及率(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05部/百人,城镇居民电脑普及率为55台/百户,信息网络普及率为12网络终端/百人。
佛山的信息化建设成绩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佛山市被列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佛山和南海两级政府被列为“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试点,顺德被确定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市。该市政府网站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的测评中,获得了全国第2名。
今后5年,佛山市信息化建设将围绕构建广东第3大城市框架和雏形,整合信息资源、提升网络带宽和技术水平,形成适应信息发展需要的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灵活的基础传输网。这里面包括移动通信网(3G)、城域光纤网、电子政务、教育、文化等公共领域信息化、移动通信网优化、流动市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字佛山工程(GIS)、市话升位工程、佛山通一卡支付系统等工程。这些预计投入135亿元,全面实施后,可进一步提高佛山市的信息化水平。(赵旭程 张为)

继续阅读
    作者:
    CCGPNET
    来源:http://www.caigou2003.com
      政采资讯 政采要闻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