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

2016年重庆市政府采购政策培训班分组讨论侧记

2016-06-16 16:53:27

高温和闷热让重庆多了一分夏日特有的味道,不过2016年重庆市政府采购政策培训班分组讨论的三个会场,参与代表们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是以比天气还高的热情参与讨论。

参会代表们就如何化解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误解、正面宣传政府采购政策,处理好质疑投诉,以及诚信体制建设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重庆分组讨论.jpg

分组讨论现场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采购效率低形象

关于政府采购效率的问题。讨论中,重庆市万州区财政局政府采购科科长蒯汇川表示,除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的对外公告时间要求以外,采购人采购需求不明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对采购程序不了解、不关注,采购人容易形成政府采购效率低、时间长的印象。目前,各区县正在跟随市里的步伐完善电子化信息平台,统一平台建成后采购人可以在网上随时查看项目执行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政府采购效率低的误解。

“近年来,政府采购质疑、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反而说明社会对政府采购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提高了”重庆市云阳县财政局副局长梁国斌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处长陈军武表示,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市本级及各区县政府采购工作人员都应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一方面为采购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主动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采购,提高社会认知度。

广泛征集加严格监管  破解评审专家使用难题

“专家库人数比较少,经常抽取不到专业对口的专家怎么办?”“集采机构向我们反映,有些专家评审不认真,我们能否对他们进行处罚?”“有些专家与供应商串通、勾结,能否取消他们的专家资格?”……评审专家如何管理是分组讨论会场的主要话题之一。

重庆市城口县财政局政府采购处科长陈鑫表示:“就城口县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政府采购专家管理存在数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两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偏门、冷门行业专家资源少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征集专家时不拘泥于专家的身份,只要专业综合素养合格即可。”

陈军武表示,在一些专业领域,评审专家数量可能比较少。为破解专家少、监管难的问题,重庆市一方面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专家,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进入专家库的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和领域,欢迎采购人推荐专家入库”陈军武补充道。

限额标准调整空间大  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在分组讨论中,如何调整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限额标准以适应实际需要,是各区县参会代表们讨论最激烈的话题。

重庆市渝中区财政局参会代表介绍说,该区的公开招标限额为30万元,分散采购的标准是20万元。“限额标准过低,几乎所有项目都需要公开招标,会降低政府采购工作效率,限额标准的确定考验着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经验和智慧”该代表认为。

重庆市云阳县相关负责人在交流中表示,该县的自行采购限额标准从10万元提高到了20万元;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其采购限额存在10万元和20万元两个标准,20万元以上的货物需要公开招标;潼南区的公开招标限额标准是50万元,分散采购的限额标准为20万元。

政府采购信息报/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重庆市各区县的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稍有不同,各区县参会代表普遍表示,重庆市给予的自行调整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空间较大,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怎么调整、调高还是调低,调成多少比较适合现阶段的采购情况需要具体研究。

各区县财政部门的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分组讨论很有必要,能够与同行一起探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困惑,也能够学习其他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利于推进自身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继续阅读
    作者:
    赵颖琨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监管 一线采风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