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布3个PPP模式环保项目典型案例
近日,为加快推广PPP模式,更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司建立了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并发布了首批13个入库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其中,仅环保项目就有3个,分别是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项目、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置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和苏州市吴中静脉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项目
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项目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通过BOT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并运营本项目,经营期限届满后将污水处理设施无偿移交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接收单位。
发改委认为,该项目主要目标是引入社会资本的资金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污水处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基本达到。其成功经验有三点可以借鉴。
首先,营造了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建立了协调机制,规范化操作。张家界市政府成立了市级层面的项目建设指挥部,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稳妥推进,并聘请专业咨询机构提供财务、法律等顾问服务,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
其次,社会资本提前介入,实现了风险控制前移。该项目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处理工艺成熟、处理效果良好,能够保证污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社会资本在事前通过调查、踏勘等方式,根据实践经验确定了处理工艺,并在投标时按工艺特点报价。
此外,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收益分享机制。该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秉承了“由最有能力管理风险的一方来承担相应风险”的风险分配原则,即承担风险的一方应该对该风险具有控制力;承担风险的一方能够将该风险合理转移;承担风险的一方对于控制该风险有更大的经济利益或动机;由该方承担该风险最有效率;如果风险最终发生,承担风险的一方不应将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转移给合同相对方。
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置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
据了解,大理市按照“科学治理、科技领先、城乡一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市场化运作,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洱海流域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施生活垃圾
发改委认为,该项目的借鉴价值在于以下五点:
(一)完善法规、健全机制
大理市先后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垃圾收集清运责任制度、考核奖补制度,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使全套系统的运转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确保工作到位。随着系统的建设,大理市政府明确
整个系统由大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主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市洱管局、环保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实行按季考核,兑现奖惩。各区、乡镇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使系统得以有效运行。
(二)城乡一体、高标准建设
大理市按照流域垃圾治理全覆盖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实施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提高了农村环境卫生标准,完善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了城乡一体的流域垃圾收集处理体系。
(三)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竞争性谈判,以BOT方式引进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二是以BTO方式引进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三是收集环节由乡镇负责采用承包、租赁等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四)数字同步、信息化监管
建成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视频的实时监控、车辆的GPS定位及数据的实时传输,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环节的全过程实行“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实时监管,实现信息化管理。
(五)打破区划、扁平化管理
一是城乡一体化系统打破大理市和创新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海开委的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二是中转站建设打破乡镇界限,统一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例如,喜洲垃圾
中转站服务区域辐射到喜洲、银桥、湾桥等多个乡镇乃至洱源县右所镇、邓川镇。
[!--empirenews.page--]
苏州市吴中静脉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苏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一、二、三期工程组成,总投资超过 18 亿元人民币,设计日处理规模为 3550 吨,年焚烧生活垃圾 150万吨,上网电量 4 亿度,是目前国内已经投运的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2003 年 9 月,苏州市政府与光大国际签署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项目 BOT 合作协议。2006年 7 月,苏州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建成并正式投运。2008 年 2 月,垃圾焚烧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并于 2009 年 5 月建成投运。 2011 年 9 月苏州市政府与光大国际决定在原有成功合作的基础上,继续采用 BOT 合作方式,进行焚烧三期工程建设,并于 2013 年 1 月投入商业运行。至此,苏州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苏州市吴中静脉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成功,有四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
(一)实施效果
苏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 2006 年建成投运以来,在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自觉履行环保企业的各项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项目公司一直秉承光大国际“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成为环境与责任的承担者”这一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园区化、行政化、社区化的和谐之美,并先后获得“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 3A 垃圾焚烧厂”、“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等荣誉,中央电视台对有关经验进行了介绍。
(二)示范价值
本项目实质是围绕城市垃圾处理的一个项目群。由于各个子项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整合实施,达到了优于各子项单独实施的规模经济效益。
1、整合实施项目
垃圾处理包括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吴中静脉产业园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核心,将各种垃圾的集中处理,炉渣、渗滤液、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理等环节有效整合,形成了一体化的项目群,有效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同时实现了对不同项目收益的综合平衡,达到了整体效果最优。各种废物在园区范围内均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已向园区周边的一个用户供热,形成区内资源与外界的资源整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
2、坚持以人为本
积极打造花园式环境并加大环保处理设施投入,严防二次污染,并与周边居民进行交流互动。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从当地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出发进行生态修复以提高区域内的环境友好性。园区建设以来,原有的脏乱差现象有了极大的改善,区域内的宜居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体现了造福于民的宗旨。
3、严密的项目监督体系
项目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监督制度,所在地镇政府对产业园相关项目进行长期驻厂监管专人 24 小时联网监督重要的生产数据;所有烟气排放均已实现在线公众公示;政府实时监管,项目还引入第三方对环境各项指标检测,确保项目运行中的环境安全,如由省环境监测站对二噁英每年共检测四次等。
4、各方利益统筹兼顾
项目建设本着优化废物综合利用网络,从废物产生、收集、输送到转化处理各个技术环节进行全过程优化,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制定两个兼顾原则:从时间上,兼顾近期和远期;在空间上,兼顾当地和周边地区,以吴中区为核心,辐射范围至苏州大市乃至长三角地区。(w)
深耕采购,决胜采购。既具理论高度,又兼实务特色,让你从外行到高手。读采购学园就是不一样!请扫码关注,新鲜的“图说政采”等你来看!
采购学园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