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

面对“三包” 自主品牌如何解压

2011-11-03 09:14:57
  尽管多年来汽车“三包”政策一直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但是关于汽车“三包”服务的是是非非却一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上演着。如今,国家质检总局已举行了汽车“三包”的立法听证会。关于汽车产品的“三包”服务政策,也引发各界人士对自主品牌的担心。

“三包”增加运营成本

据了解,在2011年全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中,自主品牌过去三年在品牌建设和提高质量方面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影响满意度的四大要素中,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和质量与合资品牌仍有明显差距。

自主汽车从工艺到技术等方面与合资品牌还有一定差距,毕竟绝大部分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真正发展的时间才有十余年。现阶段,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而言,“低成本”仍是其核心竞争力。不少厂商和经销商担心,如果执行“三包”运营成本会大大提高。

原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表示,自主品牌本身利润就薄,“三包”实施后,压力会更大,但自主品牌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宽松的条件中成长。

是挑战也是机遇

汽车“三包”政策对于车企是福是祸,问题的关键不在政策本身,而在于车企自身的态度。处理得当,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某自主品牌厂商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虽然汽车“三包”的推出,在提高自主品牌质量的同时,也会相应地增加成本,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有了汽车‘三包’的规范和保障,会有更多人安心尝试自主品牌,这对那些有责任心的自主品牌来说,也能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就政府采购而言,今年新的公务车配备标准出台,1.8L、18万元的采购标准已向自主品牌倾斜,并且新标准还明确提出优先采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这些举措都是政府扶持自主品牌的重要举措。

靠“三包”提升信任度

当然,光靠政策扶持是不够的,自主品牌也需要苦练内功,内塑品质,外塑形象。

“为什么自主品牌政府采购的份额不占优势,道理很简单,自主品牌‘硬件素质’不过硬,如果品质跟合资品牌相差无几,我相信许多采购人是非常乐意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江苏省南通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施克俭认为,汽车“三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虽然短期内自主品牌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自主品牌通过提升品质,自然政采的销量也能持续“飘红”。

“同样的故障屡修不好,投诉无门,权益得不到保障,谁还敢支持自主品牌的产品。”山西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主品牌如果能够比合资及进口品牌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行汽车产品的“三包”服务,甚至在售后维修力度上超出合资品牌,这对于政府部门对自主品牌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收获。

其实,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两者原本就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如今,两者却要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竞争,自主品牌要想迎头赶超,就必须拿出诚意,在产品以外提供更多的货真价实的服务,所以汽车产品的“三包”,自主品牌应一马当先。
继续阅读
    作者:
    王巍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汽车

    商机 · 数据 · 参数 · 产品——汽车采购微信服务号搭起买卖桥梁。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