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片

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11-06-02 22:11:24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包括江西的宁冈、遂川、永新、莲花,湖南的酃县、茶陵,以及井冈山。它在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割据势力曾扩展到吉安、安福各一部分。万安、泰和、桂东、资兴等县边界地区亦属根据地的外围屏障。井冈山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党的影响大,群众基础比较好;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经济条件较好,山上的茅坪、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周围各县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可供部队筹措给养等,便于工农革命军生存和发展。陈伯钧曾回忆说:“敌人在山的周围转一圈要一个星期,我们只要一天时间,就能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的打击敌军。”

井冈山也是袁文才和王佐长期战斗的地方。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由三湾出发,顺利到达古城。当晚,毛泽东召集龙超清等开会,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研究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家”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可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驻扎下来,并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开展游击战争。

10月6日,毛泽东到达宁冈大仓村,他会见了袁文才。为了避免袁文才的猜疑,他只带几个随员前往。当时,袁文才十分害怕毛泽东的“暗算”,预先在林家祠堂埋伏20多人。见到毛泽东一行只有几个人,才放下心来。见面后,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他们“劫富济贫”的革命性,同时也谈到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困难,双方谈得很投机。毛泽东当场宣布送给他们100支枪,大出袁文才的意料,很受感动。袁文才也立即向工农革命军赠送600块银元,同意革命军在茅坪建立后方医院和留守处,并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不久,毛泽东应袁文才的要求,派陈伯钧等到袁文才部队帮助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双方的关系一天天地密切起来。

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驻扎下来之后,毛泽东一面调查了解井冈山地区的情况,并沿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一面派人向中共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秋收起义部队的情况,打听南昌起义军的下落。当获悉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失败之后,更坚定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阶段是十分艰难的。师长余洒度和原工农革命军第3团团长苏先俊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以向中共湖南省委汇报为名,脱离了队伍。1927年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大汾宿营,突遭地主武装“靖卫团”的袭击,部队被打散,收集起来的人员仅剩40多人,大家垂头丧气,草草地吃过饭,没有人说话,沉闷极了。这时侯,毛泽东站起身来,朝中间空地迈出几步,双脚并拢,身体笔挺,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这种坚强镇定的精神,强烈地感染了全体指战员。他们提着枪站起来,迅速向排头看齐。接着,队伍继续向井冈山转移。当时,毛泽东的脚被草鞋带子磨破,行动很困难,有人让他坐担架,他却坚持拄着棍子步行,使大家深受鼓舞。

随后,部队逐渐聚拢起来,到达井冈山的大井,受到王佐及其所部的欢迎。毛泽东送王佐部70支枪。王佐资助了工农革命军500担稻谷和一些银元。10月底,部队又回到茅坪,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这时,国民党军李宗仁和唐生智两集团混战爆发,国民党内有些自顾不暇。这样,井冈山地区的敌情大为减弱,只剩下各县的反动地主武装靖卫团和挨户团。毛泽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井冈山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反动武装,开展群众工作,创建革命根据地。至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先后占领茶陵、遂川、宁冈,建立了三县红色政权,根据地范围已拥有宁冈全县,永新、遂川、莲花、酃县、茶陵各一部。这标志着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罗霄山脉中段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毛泽东特别善于总结经验,提出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原则。他还汲取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遂川大汾战斗的失利教训,并运用古代兵法的理论知识,改造和提高井冈山绿林武装盘旋兜圈子的经验,不与强敌做一城一池的争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基本原则。他认为,“战无常法,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抛掉旧的一套,来个战术思想的转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干,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他还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十二字”游击战术原则。朱毛红军会师后,毛泽东根据游击战争新的实践经验,把游击战术系统地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对我军创建初期作战经验的理论概括,其实质是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对我有利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趋利避害,避实击虚,以灵活机动的游击行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能动地夺取小规模作战的胜利。它所反映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同国民党军队的呆板作战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战争进行理论指导的第一个具体表现,也是我军战略战术体系的第一块基石。

继续阅读
    作者:
    佚名
    来源:人民网
      采购人 部委在线

    政府采购信息官方微信是政府采购信息报/网推出的政府采购领域首款公众平台。旨在第一时间为政府采购业内人士提供专业、权威、精准的政采资讯,铺设一条政府采购信息的高速通道,满足你随时随地的政采资讯需求。

    免费
    去看看
    广告

    本网发布内容已拥有版权或授权。如需转载,须获得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s://www.caigou2003.com)”及作者姓名,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追究侵权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邮箱:liuhui#caigou2003.com(发邮件时#换为@)

    正福易考通